当前位置:首页 > DeepSeek技术交流 > 正文内容

《殷墟甲骨精粹注译》:一场关于甲骨的“Deepseek”

13小时前DeepSeek技术交流18



殷墟甲骨刻辞自一八九九年被发现以来就一直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其所包含的对中国汉字源流演变、先秦语言文字、殷商历史文化、中国考古发掘等各方面的研究价值颇高。经过前辈学者们一百多年来的努力,我们对殷墟甲骨刻辞的认识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但对于大部分初学者和普通读者来说,入门学习甲骨刻辞并不简单。哪怕是对最近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Deepseek”而言,释读殷墟甲骨刻辞仍然是一件“门槛”较高的事情。刘影老师在首师大给研究生们开设“出土文献选读”和“《说文解字》导读”两门课程,其中“出土文献选读”就主要以释读甲骨拓片为主。《殷墟甲骨精粹注译》(以下简称《注译》)凝聚了刘影老师多年以来对甲骨教学、甲骨研究和甲骨普及方面的经验和智慧,我愿称之为一场关于甲骨教研与甲骨普及的“Deepseek”。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学习甲骨文的体会来谈谈对《注译》一书的感受。

《注译》总体而言以类为纲,“眉清目秀”。目前最新统计的现存甲骨数量是十六万片,不重复的有字甲骨总量则在七万片以上,其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信息更是多如牛毛,如何准确且简明地让读者认识到甲骨文的大致轮廓和大概内容是本书面临的首要问题。正如《注译》前言说道:“一开始我们都认为甲骨的普及工作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比纯粹的学术研究工作不知道要轻松多少倍,但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这是需要极大智慧的一件事。怎么让非本专业人士或本专业的初学者认识甲骨文字、读懂甲骨卜辞、理解几千年前的商代文化,是我们要特别考虑的问题。”而《注译》对此的回答是:以类为纲,选精选粹,难易相间,眉清目秀。“以类为纲”是《注译》的主要编排方式,这对于较快地掌握甲骨卜辞的基本面貌而言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从许多甲骨学通论性著作、甲骨文导读类著作大多采用此种方法编排上就可见一斑。其次,每选读一类卜辞之前都有导读环节,内容为介绍这类卜辞的背景知识和大致研究概况,研究成果有哪些,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初学者和普通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大致了解某类卜辞的大致面貌,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切入点谋划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学习。“选精选粹”即尽量选取卜辞完整、文字清晰、争议甚少的卜辞进行释读;“难易相间”即既有内容凝练,篇幅短小的卜辞,也有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卜辞,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读者初次阅读卜辞时认读文字、甄别真伪、理解卜辞等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读者阅读的丰富程度,读到甲骨卜辞的精髓所在。“眉清目秀”则主要体现在选读部分的排版上,《注译》选读部分的正文主要有七方面的内容:甲骨拓片和摹本、拓片来源、字体分类和断代、材质、缀合信息、释文、译文;而脚注部分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甲骨主题研究成果的整理,甲骨文字考释成果的整理,甲骨著录和缀合等基础材料的整理,作者对书中卜辞所涉及的问题的看法。正文部分是对甲骨信息的直接呈现,这是甲骨研究者首先要掌握的信息,也是普通读者最为关注的部分,所以其占据了主要的篇幅,突出了《注译》之“译”的主体地位。当然,“译”离不开“注”,“注”是对甲骨信息的延伸阅读,是甲骨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也是可以引起普通读者深入学习甲骨文的兴趣之所在,其以脚注的方式呈现,体现了《注译》之“注”的辅助地位,也体现了作者行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呈现“眉清目秀”的书貌。

《注译》以通为鹄,摹本与释文和译文部分是帮助读者读通甲骨,读通卜辞的两大手段。首先是摹本。现在的甲骨著录书的图版制作标准是实物照片、拓本和摹本三位一体,其最终目的都是帮助读者较快且准确地了解甲骨上的文字等信息。而想要一份制作精良、摹写准确的摹本也并非一件易事,其背后涉及了甲骨著录和版本的整理、甲骨补合、甲骨校重、甲骨缀合、甲骨同文、甲骨类组、甲骨形态等问题。作摹本首先要比对同一甲骨不同拓片之间的优劣,从而筛选和补合出形态更完整、字迹更清晰的拓片,可参《注译》第三十六片和四十三片摹本的脚注。制作摹本的甲骨有相关的缀合成果时,也要辨别实缀与否再及时补充,可参《注译》第四片、三十九片、四十五片摹本,等等。其次,甲骨文按照字体和书风分为若干组类,在摹写拓本上的甲骨文时必须严格按照各个时代的书写特点一丝不苟地进行复刻,大到书写风格、字体结构,小到笔画粗细、有无笔锋都要仔细辨认,这在每片摹本的制作上都可以看出来。而且因为甲骨的材质、形态和钻凿方式也是甲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一些重要的形态、钻凿、卜兆等信息在摹本上也要得到清晰体现,可参《注译》第三片、第四十片、第五十五片、第一百二十八片摹本,等等。而当遇到一些因甲骨残缺而文辞不全的情况时,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相同的文辞对残缺的部分进行相对的补充和摹写,如《注译》第四十五片摹本。

然后是释文和译文。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注译》的“译”可能是最重要,当然也确实如此。虽然最长的一篇甲骨卜辞也不过一百五十余字,但是要逐字逐句读通并且流畅翻译谈何容易。首先要认字,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考释文章和观点,然后是识文例、懂语法,甚至还要了解殷商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社会背景,作摹本的时候还要考虑骨首、骨边、骨扇、盾纹、齿纹等等形态信息,以及黄天树先生提出的“钻凿数辞,四位一体”概念等,缺一不可。正如《注译》前言说道:“在理解卜辞的过程中,如果只读释文和今译,这也属于‘易’的范畴;对打算深入学习的读者来说,页下注中提到的许多专著或文章都需要仔细研读,认真学习,这属于‘难’的范畴。”写译文的功夫都体现在注里,脚注里所包含的丰富的资料整理和独到的补充说明无不体现了作者在甲骨学领域深耕多年的“深厚内功”,如第一至六页脚注对农业类卜辞研究文献的搜集,第三十三至三十八页脚注对祭祀类卜辞研究文献的搜集,第二十七页脚注对卜辞用辞“兹用”的介绍,第六十一页脚注对卜辞“边扇连读”文例的介绍,第二百三十二页对“立中”一词的解释,第一百七十页脚注对“从雨”一词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二、二百八十四、二百九十八页脚注对“闻”“㞢”“屯”等字的解释等等。从选读正文到脚注,如此标准且完整的对于一块甲骨基础材料的陈列,无论对于论著还是工具书来说,都是很宝贵且少见的。这对于有心致力于甲骨学研究的同学们来说,也是十分值得借鉴的。相信在《注译》清晰摹本以及简易译文的帮助下,无论是对于非本专业人士还是本专业的初学者来说,读通甲骨、读通卜辞都不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

所谓“循声而发,不失正鹄”,《注译》的背后离不开作者长期以来对甲骨教学、甲骨研究和甲骨普及推广工作的钻研和“Deepseek”。以往也有一些给大学生写的甲骨导读性著作,或给中小学生和大众写的甲骨科普性著作, 但大多难以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而《注译》则做到了这一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注译》不失为一本权威且易读的认识甲骨文字、读懂甲骨卜辞、理解殷商历史文化的甲骨学读本;对于甲骨教育者而言,《注译》不失为一本有相当价值的甲骨教学教案蓝本;对于有志于从事甲骨研究的研究生而言,《注译》不失为一本如何科学、扎实且持久地研究甲骨文的学习指南。


标签: DeepSeek

“《殷墟甲骨精粹注译》:一场关于甲骨的“Deepseek”” 的相关文章

医疗机构如何部署DeepSeek?这一专家共识给出参考→

医疗机构如何部署DeepSeek?这一专家共识给出参考→

近日,《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专家共识》在京发布,引起业界关注。该共识从医疗需求适配性、数据质量保障、伦理合规等5大维度提出系统性部署框架,以期为人工智能(AI)落地医疗场景提供标准化路径。该共...

中文网址注册接入DeepSeek,发挥AI优势精准封堵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漏洞

中文网址注册接入DeepSeek,发挥AI优势精准封堵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漏洞

中文网址注册服务支持DeepSeek-R1满血版推荐功能,是AI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的又一创新典范。该技术大幅提升了中文网址注册的精准度和全面性,可以针对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痛点、难点为企业提供更为专...

趣生活 | DeepSeek眼中的陕西女性,原来是这样的~

趣生活 | DeepSeek眼中的陕西女性,原来是这样的~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大模型圈的大黑马”“它真的好懂”“双商在线,是我目前用过最好的AI”日前“DeepSeek”登上热搜第一DeepSeek是一款由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拥有强大的自...

30余个高频场景的职场应用 看这本书活用DeepSeek

30余个高频场景的职场应用 看这本书活用DeepSeek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4日讯(记者 黄煌 通讯员 徐新力)随着DeepSeek的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AI技术重构工作方式的今天,掌握DeepSeek已成为职场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最大...

德州市公路巡查中心举行DeepSeek培训交流会

德州市公路巡查中心举行DeepSeek培训交流会

为紧跟科技发展最新趋势,提升干部职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助力工作提效能,3月3日,德州市公路巡查中心特邀中国电信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团队,举办“DeepSeek应用与赋能业务”专题讲座。授课专...

中原消金:用DeepSeek解锁消费金融新机遇

中原消金:用DeepSeek解锁消费金融新机遇

近日,国产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凭借卓越的性能表现,迅速赢得了金融机构的青睐,在金融业内掀起了一股应用人工智能的新热潮。金融机构纷纷接入DeepSeek,期望在实际业务中开拓新的增长点。截...